说明: “学参天地”取意出自《中庸》:“唯天下至诚……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”( 《中庸 第二十二章》)。 后朱子又发扬其说:“此儒者之学,必至参天地,赞化育,然后为功用之全也”( 《白鹿洞志》)。 “学参天地”古意为“治大学问者可了解天地间的规律,参与天地生化不息的进程。”现在可以解释为“治学要努力学习天地间的知识、学问,探索世界的奥秘,揭示事物的科学规律。” “德合自然”取意出自《老子》: 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( 《老子 第二十五章》)。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,指“道”的自然状态。老子原文的古意有两层:第一是说天、地、人都有其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律,第二是说天、地、人、物都应遵循自然规律。老子在这里其实追求一种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、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境界。“德合自然”字面的含义为道德要符合自然规律,可以引申解释为:“不断进取,按照自然规律办事,树立科学的道德观,努力实现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、人与人的和谐相处。” 东北林业大学1952年建校,首任校长刘达先生教育全体师生“建校伊始,创业维艰”。建校以来,几代东林人披荆斩棘,万众一心,严以治学,谨以修身,不断探索天地之间的科学规律,努力揭示世界的奥秘,创新技术,报效祖国,为国家保护环境、开发资源、发展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特别是在遵循自然规律、保护生态环境方面,充分发挥了理论先导、道德示范、技术支撑的作用。建校以来,东北林业大学正是以这些理念教育和训导东林学子,培养出不计其数的祖国建设有用人才,汗洒大地,绿染山河。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潮中,我们凝练出“学参天地 德合自然”作为东北林业大学的校训,相信全体东林师生会以此为目标和动力,在实现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、人与人的和谐相处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说明: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同步的,东林精神历经了时光的磨砺在每个时期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辉,引领着一代代东林人不断奋斗和求索。
从“建校伊始,创业维艰”,到“团结拼搏、自我激励、发挥优势、争创一流”,东林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,始终传承着东林人敢为人先、吃苦耐劳、不怕困难与挫折、充满自信而又乐观向上的特质。建校以来东林人秉承东林精神,艰苦创业、严谨治学,实践着自己让祖国无山不绿、有水皆清的誓言,为林业、为林区提供技术支撑,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持,为林业建设培养了大批创业人才,为共和国林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在“211工程”建设过程中形成的“团结拼搏、自我激励、发挥优势、争创一流”的当代东林精神,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同并身体力行。它的大力弘扬,使东北林业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学校的实力、声望和社会影响得到广泛认可。东林精神是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,时至今日,依然是引领学校继续发展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说明: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同步的,东林精神历经了时光的磨砺在每个时期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辉,引领着一代代东林人不断奋斗和求索。
从“建校伊始,创业维艰”,到“团结拼搏、自我激励、发挥优势、争创一流”,东林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,始终传承着东林人敢为人先、吃苦耐劳、不怕困难与挫折、充满自信而又乐观向上的特质。建校以来东林人秉承东林精神,艰苦创业、严谨治学,实践着自己让祖国无山不绿、有水皆清的誓言,为林业、为林区提供技术支撑,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持,为林业建设培养了大批创业人才,为共和国林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在“211工程”建设过程中形成的“团结拼搏、自我激励、发挥优势、争创一流”的当代东林精神,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同并身体力行。它的大力弘扬,使东北林业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学校的实力、声望和社会影响得到广泛认可。东林精神是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,时至今日,依然是引领学校继续发展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。